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范世林文选日志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关于我

范世林:山西万荣人,中共党员,大学文化。1978至1984年在北京军区空军服役,1985年在临汾铁路分局运城工务段任工会、党委干事。1992年以来,先后担任临汾铁路分局纪委办公室副主任、党委宣传部副部长、运城车务段党委副书记、《临汾铁道报》总编辑、临汾铁路分局政研会秘书长、太原铁路分局政研会副秘书长、太原铁路分局纪委办公室主任、太原铁路运输中级法院政治部副主任等职。现任太原铁路运输法院副院长、政治处主任、高级政工师。兼任《中国新闻出版报 》、《生活晨报》特约记者,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会员。

 
 

同行的缘分 永远的朋友  

2013-05-15 15:38:28|  分类: 随笔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范世林
       5月14日下午4点多钟,一阵清脆的电话铃声响过之后,在《太原铁道》报社学习的张秋生约我写一篇与报社关联的文章。作为同行的老报人和经常与之交往的老朋友,我为此感到特别地高兴。的确,回想起多年来与报社同志的来来往往和友好相处,我也有许多深藏内心却又一时难以完全表述的话语想“絮叨”出来。
  由于2000年后曾在《临汾铁道》报社担任过总编的缘故,我与《太原铁道》报社有着一种同行的特殊缘分。那时候,北京铁路局辖内“西三分局”(太原、大同、临汾)三家报社的负责人,在山西省新闻出版局的统一管理下,经常在一起学习、开会、交流,采编人员之间也都互通有无、你来我往、友好相处。时任《太原铁道》报社总编胡日理、现任总编郭润生,还经常在电话里与我交流工作、传授经验、联络感情,并时常邀请我们报社的同志到省城做客。也就是在那个阶段、那个时候,我开始逐渐地认识了山西铁路境内的“老牌报纸”—《太原铁道》报,并且认真拜读和虚心学习了这张报纸,同时也结识了许多业务娴熟、办报老练、为人真诚、憨厚热情的太铁报人和朋友。更令人十分高兴的是,这期间,我还非常荣幸地认识和结交了《太原铁道》报社的老前辈、老总编、老报人,时任中国铁路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的王铁柱老师,并从他那里学到了许多关于新闻写作、报纸管理和其他方面的知识。
  后来,随着撤临并太、成立太原铁路局等一系列重大改革和变动,我的工作也先后进行了多次调整。但是,不管在那里,不论做什么,我与《太原铁道》报社的联系却始终没有间断,总是通过电话或见面的方式与报社的同志相互学习和交流。同时,也不时的在工作之余挤出空闲,为报社写稿或是有感而发而奔忙。现如今,我们作为人事关系已经彻底离开铁路、划归地方的铁路运输法院,虽然平时很少能够看到《太原铁道》报,但我仍然向往、热爱、心系着这张报纸和同仁,仍然想念、眷恋、盼望着这张报纸和报人,也不时地前往报社、寻找翻阅着这张内涵广泛、信息量大、富有特色、喜闻乐见的路局报纸,因为她与我有着同行的缘分,我们都是永远的朋友。
  为此,在贵报迎来21周岁华诞的喜庆之日,我衷心祝愿她能够百尺竿头,更进一步,优上加优,越办越好!衷心祝愿太铁报社的所有报人,家庭幸福,生活愉快,工作顺利,万事如意!

        发表于2013年5月16日火车票网、火车网、高铁网、6月7日《太原铁道》报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108)| 评论(0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